全球经济正站在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转折节点之上。随着美元加息周期渐近尾声,全球各国皆翘首以盼美元开启降息通道。要知道,自2022年至2023年这段时间里,众多受美元加息牵制的国家,日子过得颇为艰难。在这场全球经济的博弈中,唯有美国尽享全球美元回流所带来的丰厚红利。
世界各国的经济无一幸免,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。一轮又一轮激烈的金融交锋,宛如层层阴霾,将全球经济紧紧笼罩,且在短期内难以消散。
受美元加息、地缘政治冲突以及全球通货膨胀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,欧洲经济陷入了增长乏力的困境,呈现出低迷的态势。日本由于本国货币汇率大幅贬值,其国内生产总值(GDP)持续下滑。与此同时,中国与美国之间的GDP差距也有所扩大。然而,在这一片经济风云变幻之中,却有一匹“大黑马”异军突起,实现了超过7%的高速增长。
欧洲经济深陷低迷,经济“火车头”陷入负增长泥潭
在今年的发达国家阵营里,首个出现国内生产总值负增长的国家已然浮出水面,它便是德国。德国在第三季度的GDP同比下滑了0.8%,纵观整个前三季度,其GDP同比下降幅度达到了0.4%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更是预测,德国今年全年的GDP将同比下降0.5%。
德国一直以来都被誉为欧洲经济的“火车头”,在过往的岁月里,它对欧洲经济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拉动作用。然而如今,情况却发生了逆转,德国不仅未能继续发挥其强劲的带动效应,反而不断成为拖累欧洲经济前行的沉重负担。当下整个欧洲经济都处于不景气的状态,英国和法国在前三季度的GDP增速仅分别为0.5%和0.7%。欧洲的三大经济强国都已陷入这般境地,由此不难想象整个欧洲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处境。
事实上,自去年起,欧洲的经济发展之路便布满荆棘。一方面,俄乌冲突的爆发带来了诸多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素。欧洲就此失去了俄罗斯所提供的廉价能源,能源成本如同坐火箭一般持续攀升,这无疑给欧洲的制造业以及出口贸易带来了沉重的打击,使其发展步伐严重受阻。另一方面,在美元加息的首轮冲击中,欧洲便成为了被收割的对象。无论是欧元,还是英镑,在这场金融风暴中,都未能逃脱汇率暴跌的厄运。
在这一轮美元加息周期当中,欧洲有大量的避险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。与此同时,欧洲内部由于能源成本的急剧上升,引发了严重的高通胀问题。欧洲可谓是腹背受敌,内忧外患。再加上德国这个原本作为欧洲经济“火车头”的国家率先陷入发展停滞,种种不利因素相互交织,最终导致整个欧洲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低迷阶段。
日本GDP排名掉出前三,德国成功上位
尽管德国的经济表现不尽如人意,尤其是其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大幅跌至40%,然而,由于高通胀因素的影响,德国的GDP总量却意外实现了增长。在今年的前三季度,德国的GDP达到了3.3万亿美元,成功超越日本,跻身全球GDP排名的第三位。
日本在前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长为1.7%,从增长数据来看,这一表现要优于德国。但是,日本的通货膨胀率远不及德国。并且,在美元加息的强大冲击之下,日元汇率跌幅显著。这使得日本的GDP在换算成美元之后,数值出现了明显的下降。在前三季度,日本的GDP降至3.12万亿美元,无奈掉出全球前三的位置,目前位居第四。
值得注意的是,GDP这一指标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,已经难以完全真实、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真实的经济状况。德国经济连续出现负增长,但其GDP却能够反超日本;而日本的经济状况实际上也不容乐观,在第三季度,其GDP同比下降了0.5%。
日本所面临的问题并非仅仅局限于汇率贬值这一层面,更为关键的是,在产业竞争方面,日本已经逐渐处于下风。以日本的汽车产业为例,在当下由中国、美国以及欧洲所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大趋势下,日本的汽车产业已不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。除了丰田汽车依旧在全球市场保持较高的销量和知名度之外,日本的其他汽车企业,诸如日产、本田、马自达等,其销量均出现了大幅下滑,尤其是在中国市场,这些车企的销量跌幅尤为显著。
中美GDP差距有所扩大,“大黑马”印度增长超7%
倘若以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作为评判标准,那么印度无疑堪称一匹耀眼的“大黑马”。在前三季度,印度的GDP同比增长高达7.1%,在全球GDP排名前十的国家中,增速位居首位,成功实现了高速增长的领跑态势。
印度作为近年来经济增速颇为亮眼的经济体,其发展动态也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。近期,印度股市市值一举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,自今年年初以来,已经累计上涨了15%。这一股市的良好表现,与印度今年以来出色的经济发展态势密切相关。
在今年的前三季度,印度的GDP达到了2.59万亿美元,在全球GDP排名中位居第五位。此前,许多人对于印度GDP有望追赶日本这一说法嗤之以鼻,认为这不过是天方夜谭。然而如今,印度与日本之间的GDP差距正在持续不断地缩小。根据标准普尔的预测,预计到2030年,印度的GDP将成功超越德国和日本,从而跻身全球第三的位置。
作为全球排名前两位的经济体,中国和美国之间最新的GDP差距已经扩大至7.2万亿美元。在今年的前三季度,美国的GDP同比增长为2.5%。需要注意的是,媒体所报道的美国第三季度增长5.2%,这一数据属于环比折年率增长,并非同比增速。
反观我国,在前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长达到了5.2%。从实际增长率的角度来看,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高于美国。但是,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却远远高于我国,我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连续维持在低于1%的水平。美国的高通胀在一定程度上为其GDP增长带来了更多的数值增量。
此外,在美元的这一轮加息进程中,美元指数表现得极为强势,而其他货币的汇率普遍出现下降趋势,人民币也未能独善其身。因此,受到高通胀以及汇率变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,中美之间的GDP差距反而进一步扩大了。
当前,全球经济正处于经济周期的关键拐点。美元加息进程已接近尾声,众多专业机构预测,明年美国极有可能开始实施降息政策。一旦美元开启降息通道,大量资金将会从美国重新回流至世界各地,美元也将随之走向贬值之路。到那时,世界经济格局又将呈现出一番全新的景象,人民币也有望迎来升值的契机。
#图文打卡计划#